
無錫地鐵4號線一期工程已進入沖刺收尾階段,越是最后,越是要守住初心和使命。無錫地鐵黨員干部奔現場、察實情,數次開展收尾階段的全線排查,查看車站出入口周邊,直擊群眾需求。在地鐵4號線青山灣榮院站,無錫地鐵集團黨委委員、副總裁羅跟東了解到車站出入口周邊道路恢復施工會與沿街店鋪產生銜接,現場就與項目經理、項目工程師討論接下來設計和施工,確保方案符合群眾需求。

(圖為:正在查看沿街道路恢復情況)
其實,在地鐵4號線的設計中,還有不少惠民利民的改造,在黃巷站出入口的設計過程中,將3號出入口與非機動停車樓合建踏步式坡道,坡道形式采用三段折跑至二層,不僅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也節約了小區內部停車位。在惠山古鎮站出入口的設計中,征求了市民群眾的意見,采用與周邊既有建筑“白墻黑瓦”的深灰色,造型頗有江南古鎮的意味,與景區交相呼應,增加了市民美的享受。這些設計方案的優化是無錫地鐵落實市委市政府“微幸?!泵裆こ痰挠辛εe措,也是切實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工作實效的有力印證。

(圖為:惠山古鎮站出入口設計效果圖)
“以前這里特別吵,睡覺很容易被吵醒?,F在好了,噪音小了很多,也能睡個踏實覺了。下面,我們鄉親鄰里就盼著它早點建起來……”無錫地鐵4號線具區路車輛段附近居民黃阿姨說道。
原來,無錫地鐵4號線具區路車輛段東側毗鄰居民住宅區,在樁基施工階段,鉆孔樁旋挖機鉆頭取土、甩土聲音巨大,產生了嚴重噪聲污染,引發擾民等現象。
為消除此影響,解民憂,建設公司組建“黨員+骨干”的技術團隊,發揮黨建引領與技術基礎支撐作用,經過多次研究實踐,開發出靜音專利鉆頭,將其安裝于鉆孔樁旋挖機上,能夠有效降低噪聲污染,使施工場區內晝間不超過70分貝,夜間不超過45分貝,低于國家對噪音的上限標準。同時,還搭設3米高臨時圍擋,有效實現噪音隔離。昔日小區居民被噪音困擾的煩心事、操心事,在攻堅團隊黨員干部掛帥的全力推動下,都變成了舒心事、順心事。

(自主研發的旋挖鉆機靜音鉆頭)
在錫澄S1線江陰外灘站數字化監控中心內,工地環境狀態一目了然,無論是噪音、揚塵、安全施工哪個環節污染超標,監控中心都能立即收到報警,啟動應急措施,錫澄S1線建設工地代表了我市“綠色工地”的較高水平。

(圖為:智慧工地管理監控界面)
此外,在地鐵4號線、錫澄S1線工程現場,分別布設了大型自動化鋼筋加工中心、泥漿處理中心、焊煙凈化器等,一站式實現鋼筋的集中加工和泥漿處理,減少廢物廢氣對周邊環境的影響。這是無錫地鐵主動站在群眾角度考慮問題,從總平面布局、建筑設計到綠化建設,從技術方案選擇到材料使用,把文明施工、安全施工理念融入到智慧施工的建設中,盡可能減少工地施工對周邊居民出行生活造成的影響,用老百姓的口碑來檢驗“建一流地鐵”的決心和能力。

(圖為:鋼筋集中加工配送中心)
隨著“兩在兩同”、“三強三促”建新功行動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不斷走深走實,綠色施工愈加常態化惠及民生。車輛沖洗、裸土覆蓋、揚塵治理自動噴淋養護系統、太陽能路燈、廢水處理技術、虛擬工法樣板、BIM技術應用等,把污染噪音消滅在施工處,讓工地成為“美麗無錫”的加分項,同時也真真切切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地鐵建設“建民生工程”的初心和使命。

信息來源:無錫地鐵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作 者:王舒潔